欧洲杯买球入口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您在这里:欧洲杯买球入口官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内需步入复苏轨道 政策聚力多路挖潜

发布时间:2023-04-21

今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多项数据释放出内需加快恢复的暖意。从部委到地方,也将扩大国内需求作为重中之重,密集部署和出台扩大有效投资和提振消费的一揽子举措。

当前内需是否已经有效恢复?如何分析下一步的形势?多位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总体来看,内需已经步入复苏轨道,需求收缩的压力有所缓解。当前提振信心仍是关键,要加大扩内需的政策力度,进一步激发国内大市场的潜力。

多项数据释放暖意 内需步入复苏轨道

涌动的人流、踊跃的展商、热络的接洽,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外客商云集,在展览面积、品牌数量等指标上更胜往届。从这扇窗口,世界感受到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暖意,体会到中国大市场的魅力与潜力。

今年以来,市场人气走旺,项目开工升温,数据指标向好,内需恢复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消费和投资数据向好。统计局前两月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扭转了2022年10月以来连续三个月下降的趋势,在上年同期较高基数基础上持续恢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2022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比2022年全年收窄4.3个百分点。

——高频数据持续走高。国家信息中心对每日互动人流量数据分析发现,3月,日均指数相比去年12月低点大幅增长33.4个点。今年前三个月,投资项目中标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7.7%。“挖掘机指数”显示,3月份全国工程机械平均开工率65.05%,比2月增长11.28个百分点。

——信心调研释放积极信号。近期公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2%, 比上季增加0.5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0%,比上季减少3.8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8.8%,比上季增加3.3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当前宏观经济已经转入回升过程,居民消费信心正在回暖,金融数据显示宽信用正在加速推进。

“从各项数据和表现来看,消费和投资回暖的迹象都比较明显,各方面积极因素越来越多,而且从趋势来看比前几年都要显著。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在需求带动下的回升向上的增长态势,现在看比较明朗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

专家提示,内需整体回升的同时,也存在恢复不均衡情况,部分领域有效需求仍未完全释放。以消费为例,在餐饮等接触型消费、出行类相关服务消费等回暖较快的同时,汽车等耐用消费复苏仍不足。投资方面,基建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和民间投资有待进一步提振。

“基建主要是专项债继续快速发力和银行信贷积极配合,服务消费快速恢复主要是经济从疫情状态回归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国内消费恢复不均衡,其中耐用消费品恢复相对较弱。去年车辆购置税减免一定程度上透支消费潜力,同时当前就业和居民收入进一步恢复仍需要时间。”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分析。

提振举措密集落地 效果将进一步显现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被列在今年重点工作首位。近期,从部委到地方,加快酝酿推出系列举措,推动内需潜力加快释放。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指出,“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完整内需体系”“努力增强消费能力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促进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消费,合理释放住房消费需求,培育数字信息、养老育幼、教育医疗等消费新亮点,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建设及其他重大项目建设,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我国将从恢复和扩大消费、扩大有效投资等五方面扩内需。商务部将今年定为“消费提振年”,将在落实好已有政策的同时,酝酿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新举措。

地方层面,一方面,聚焦当下,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同时,各地也将针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等大宗消费领域,出台阶段性定向支持措施,根据本地消费特色,发放一定规模的消费券和消费补贴等。另一方面,着眼长远,扩内需的方案也在密集出台。湖北省3月22日印发2023年全省稳预期扩内需促消费工作方案,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山东省扩大内需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明确目标,推出具体举措。

专家表示,伴随相关举措落地见效,消费和投资有望进一步得到提振。与此同时,也要认识到需求收缩的长期压力仍然存在,还需要将短期稳增长和长期促改革相结合,长短相济、综合施策。

张立群表示,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全国两会研判全年经济形势时,均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比较突出,这表明中国经济面临的需求收缩的困难不是短时间形成的,而是长时间形成的。所以,对解决这些困难工作的繁重程度和任务的艰巨程度一定要有充分的估计。在今年开局向好的基础上,还要继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创造性地扩内需,进一步激发国内大市场的潜力。

稳预期强信心 扩内需还需多路挖潜

专家表示,当前稳定预期提振信心、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是重中之重,还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加快释放国内大市场的潜力。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李宗光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改善社会预期和提振社会信心,放到纲举目张的中心位置。接下来的关键是在提振信心方面拿出实招硬招,尤其是在改善增长前景和提振企业家信心方面,拿出有获得感的措施。“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是很充足的。同时在结构性政策方面,采取超常规的实招硬招,提振社会信心,让企业敢投资也愿投资。”

“扩内需抓手在于保持基建高增长、维持制造业增速、推动房地产投资由负转正,进一步促进消费。”罗志恒认为,一是专项债争取在二季度前发行完毕,逐步投入到项目中并形成实物工作量。二是继续支持制造业绿色投资、技改投资等。三是继续化解房地产企业经营风险,因城施策推动房地产销售和投资由负转正。四是进一步促进消费,包括支持地摊经济、扩大消费场景、延长消费时间等。

王青认为,当前首先要稳住投资,具体包括在未来几个月推动基建投资延续高增长,保持制造业投资韧性,以及通过政策调整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缓解地产投资的拖累效应。下一步提振国内需求的重点是引导居民消费回升。在他看来,着眼于从全链条角度促进消费复苏,还有两个关键节点要补强:一是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这主要依靠经济修复带动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二是切实增强居民消费信心。除了全面放开消费场景限制、推动经济较快回升外,重点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改善居民收入预期。


返回列表

上一篇:重大水利工程刷新进度条 国家水网加快构建
下一篇:看人工智能如何改变建筑行业

Baidu
sogou